简体 繁体
投稿方式|加入收藏| 西财大主页
首页 > 要闻聚焦 > 正文
要闻聚焦
要闻聚焦

进一步提高认识 切实有效地做好高校评估工作

发布日期:2007-03-06点击量: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李志宏

 

   目前,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正在全面开展,“评建”已经成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热点话题,也开始被社会所关注。如何正确认识高等学校的评估工作,以及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对于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一、开展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首先,从国家的角度上看,开展评估是推动高等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需要。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同时高等教育也面临不少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教学基础设施尚显薄弱,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高等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所有普通高校实行五年一个轮回的评估制度,是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措施,必将会促进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也必将从整体上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逐步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宏伟目标。正如黑龙江省教育厅一位负责人所说:“从来没有一项工作能象高校评估这样调动所有学校和学校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形成这样大的推动力,评估工作从整体上推动了黑龙江高教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上看,开展教学水平评估至少有三个价值。一是鉴定的价值。通过评估能够衡量一所高校教学工作处于什么水平,增强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了解和监督。二是发现的价值。通过评估可以全面总结学校办学经验,提炼办学特色。例如,河海大学总结提炼出了多年形成的“爱国爱水”的办学传统和特色,这一传统和特色已经成为学校宝贵的无形资产。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三是增加价值。通过评建工作能够凝聚人心,共同推动学校的建设、改革、管理工作不断上新台阶,这实际上增加了学校的价值。

 

正如一位多次参加评估的校长所言:评估的积极意义至少在五个方面已经显现出来。一是积极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在办学方向、办学思路、培养模式等方面都进行积极探索,促进了学校正确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凸显;二是确实促进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确立,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是中心任务,质量是生命线,已经深人人心,成为目前高校的主流意识;三是促进了规范管理,促进学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对新建学校这一作用更为明显;四是促进了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也培养锻炼了一批教育管理干部,特别是对一些刚走上管理岗位的教师,通过评建工作,使他们成为既懂业务,又懂教育管理的专家;五是教育评估实际上也是对政府的评估,客观上促进了学校主管部门对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和工作指导。

 

    当然,五年一轮的评估工作刚刚起步,在组织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有个别学校还不能正确处理好评与建的关系,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引起了社会的议论,这表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心和对教育更高的期望。应该看到,开展高校评估是政府转变职能,引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大方向是明确的,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学校三级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改革中的问题仍需要用改革发展的手段来解决,这有赖于高等教育界的同志共同努力,也有赖于社会各界为其创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环境。

 

    二、抓住三个关键要素,推动评估工作健康发展

  

  做好评估工作主要与评估的指导方针、评估方案、组织工作和专家队伍以及参评学校的态度这几个因素相关。其中,前三个因素是决定评估方向的要素,首先要给予充分重视。

 

1.  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保证评估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

 

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始于1985年,中间经过了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再到 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5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逐步确定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20字方针。这一方针的核心思想是建结合,重在建设。它是保证评估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这一方针在领导层面已经形成共识,关键是怎样在师生员工中也形成共识并把它落实在广大师生员工的实际工作中。

 

2.科学的评估方案是学校评建工作的方向

 

评估方案就是学校办学方向的指挥棒,对高校教学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正是由于开展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才使占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10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普遍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向,这对于推动高职高专教育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就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看,现在采纳的是一个评估方案,主要是考虑本科的教学规律基本是相同的,但是在评估方案和评估考察时已经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的特殊性,强化指标体系的分类指导功能,在指标的观测点、考察的重点等方面有所区别。另外,我们有独立的高职院校的评估方案,同时教育部正在组织制定独立学院的评估方案。为了进一步做好分类指导工作,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研究本科院校评估方案如何进一步体现分类指导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制定一个评选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评估方案,对艺术、体育、医学等特殊类型的本专科学校在评估指导体系中制定一些补充或置换条目。随着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评估方案也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在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严谨的组织工作和高水平的专家队伍是评估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为了做好评估工作,教育部于2004年正式组建了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评估中心的组建以及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评估工作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了保证评估工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组织工作中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遴选了高等教育界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分别组建了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评估专家库并定期对专家进行评估知识培训,今后将逐步做到只有经过培训的专家才能参加评估工作;二是制订评估工作规范,明确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严肃评估纪律。如果参加评估的学校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将实行一票否决制,直接影响评估的结论;如果发现专家有违纪行为,将取消专家的评估资格;三是加强对评估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无论是本科评估还是高职评估对专家组的评估结论都实行评估委员会审议制度。此外,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还定期组织抽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职评估工作,以保证全国的高职评估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还应该看到,今后几年的评估任务将越来越重,如何改进评估的方法和技术,特别是如何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如何把学校平时的教学状态数据采集与评估工作结合起来,提高评估的工作效率,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三、理顺四种基本关系,建立评估长效机制

 

评估工作的真正受益方是学校,最终受益者是学生,因此学校在评建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评估理念,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树立评估结论虽然很重要,但评建的过程更为重要的理念。重视建设过程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所以自评自建阶段最为重要,这一阶段的质量决定了整个评估的质量。学校应该把评估作为一个推动力,把全校师生员工凝聚在一起,针对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发展目标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建设改革和管理工作,千万不要有应付评估的思想,千万不要做无用功,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这样的导向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也才能保证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有些学校把结论看得过于重要,提出了“确保优秀”或者“争优保良”等口号,给师生施加了过重的压力,走向了评估的反面。事实上,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是建设出来的,是多年积淀的结果,而不是“争”出来的。所以,在评估过程中,如何创建正确的评估文化是所有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

 

其次,要处理好目前和长远的关系,树立最好是一时的,更好才是永远的.理念。应该看到,评估方案是相对稳定的,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动态的,所以学校在评建过程中不仅要按着评估方案的要求进行建设,还要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建设目标上有前瞻性。教育部今年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反映了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本科教育改革和建设的发展趋势,其中经费、师资等方面的要求已高于评估方案的标准,学校在评建过程中应注意落实这一文件精神。

 

第三,要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树立评估不仅要促进有形资源的改善,更要促进无形资源的优化的理念。许多学校在评建过程中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生均图书、生均仪器设备值等可量化指标的改善上,而忽略了教风、学风、管理水平、文化氛围等软件建设。学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如同一台计算机,硬件配置是基础,软件水平是关键,只有高水平的软件支撑,才能使硬件配置充分发挥作用。事实上,硬件指标是比较容易达到标准的,而软件建设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难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且软件建设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将起着持久的作用。从已经参加过评估的高校看,毕业设计和论文这一项指标很少有学校能达到A级水平,这就说明软件建设更难。

 

第四,要处理好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树立评估不仅要促进主管部门的投入,更要激励自我完善的理念。一般情况下,对高等学校开展评估都会促进主管部门加大投入,在目前国家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这是好事,但是,参评学校的注意力更应该关注自身完善上。

 

    许多文章经常引用的一句话是“领导重视是关键”,事实上,领导重视不是关键,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才是关键。因为领导重视有不确定性,而一旦机制形成则持久不变,在教育部今年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党政一把手是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必须给本科生上课”,这些都是长久起作用韵机制。此外,一些学校以评估为推动力,加大教学投入,在校内组织大面积的教学改革课题专项,开展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认证,对新建专业进行评估,建立教学检查和监督制度等举措都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和基层教学组织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了提高教育质量的良性机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尽快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估专家、高等学校以及社会的相关方面都是评估的主体,没有主客体之分。大家有责任共同把高等学校的评估工作做好,有责任为高等教育评估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氛围,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作者:李志宏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