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莉,陕西省安塞县人,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陕西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陕西省委讲师团特邀专家,陕西省政府立法专家,陕西省统一战线智库专家。担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民盟陕西省委常委,民盟省委高教委员会主任,民盟西安财经大学委员会主委,陕西省政协委员,雁塔区政协常委。兼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民盟中央特邀研究员,民盟省委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政法委执法监督员,陕西省信访联席会信访听证评议员,陕西省公安边防总队执法监督员,西安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
陈晓莉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民主与乡村(社区)治理,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3项;主持完成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省委高教工委统战部重大招标及重点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民盟中央、省政协、民盟省委重点研究课题多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7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其科研成果先后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全国“三农研究创新奖”1项,西安市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陕西省统战理论研究创新成果一等奖4项,民盟中央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等30多项奖励,成果被中央编译局网、中国社会科学网、陕西新闻网等主流媒体转载,被代表统战理论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蓝皮书》收录。
陈晓莉教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修养、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勤奋耕耘、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立足岗位自觉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中迸发出不平凡的能量,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方面有感人事迹和突出贡献。被国务院授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被国家人社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2014年);被省教育厅和教育工委授予陕西省师德楷模(2015年)、陕西省教学名师(2014年)、陕西省首批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017年)等称号。多次获得民盟中央和民盟省委模范盟员、省政协优秀委员,区政协“委员之星”,全省政法综治维稳优秀督查员等荣誉称号。
师德为先,强化理想信仰感染力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陈晓莉扎根讲台,把老师作为自己的第一身份,把上好每节课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把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责任。她以德立身、知行如一、言传身教,坚持用信仰的力量引领、激励、影响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理念影响学生,用真信仰、真人格和真行动激励学生,用智慧、勤奋、真诚与爱心温润和感染学生,用渊博的知识、真心的投入、真情的付出培育学生,倾心培养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她使政治理论课不再被认为是简单的灌输和说教,而被认为是有用和管用。她把思政课举旗帜、育新人功能延伸到课堂之外。课余时间,陈晓莉教授利用网络、多媒体等途径开辟第二课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她曾经担任多个学生社团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社会调查、公益活动、设计大赛,奔波于几个校区之间给学生社团做辅导报告,使他们在切身体验和感受中成长进步。“老师您是在用心培养我们”,“在您的课上,我学到最多的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每次上您的课,总有许多收获,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变化”“您的课是我上大学后听到的最激动人心和最让我震撼的课,我们需要像您这样给我动力和方向的老师”“您的课有底气、有生气、有力量!每次听完您的课那种刻骨铭心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信念,带给我们的感染可以说是一生回味的佳肴!” 这就是她春风化雨般的师德师风和学生对她师德师风的身心沐浴。
探索创新,彰显教研融合示范力
面对社会和大学生日趋变化的多元需求对思政课传统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提出的新挑战,陈晓莉教授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她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来,把握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信仰”一体化的培养目标,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深化,把在实践中的认知转化成理性的思考以及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情操。她把这种探索提炼升华为“面向社会、实践育人”的“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她的指导下,参与课程的学生发表了30多篇文章,留下了十几万字发人深思的调查感言。她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本校思政课教学和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她主持的“概论”课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她的教改成果获省级二等奖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陈晓莉的课有底蕴够精彩源于她的教研融合。她秉持“顶天立地”的学术情怀,以学术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她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省内到省外,从陕北到陕南,从城中村到偏远山村,用脚步丈量中国,用眼睛打量现实,把学问建立在扎实的实践基础之上,在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成果不仅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同时把科研新成果的真知灼见融入课堂教学,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研成果支撑教学内容,从而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科研含量、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焕发出更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在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发挥引领作用。
文化自信,发挥宣传思想引导力
陈晓莉深知大学教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教学科研,还体现在传承文化和服务社会。她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以明德引领风尚,将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自觉地承担起科学研究与思想宣传的双重职责。陈晓莉担任陕西省委讲师团专家,教育工委宣讲团专家、陕西统战智库宣讲专家、陕西省社科联讲座教授,省团校培训专家。她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事业,充分利用报告会、专题宣讲、集中培训、演讲会等多种途径,为青年学生、行政干部、统战成员、企业家、科技人才、企业职工、街办、村(社)干部和农民群众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内外做报告数十场,把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充分发挥引导舆论、教化公众作用,深受听众好评。同时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师,她将提高公众道德风尚作为重要职责,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陕西日报》等党报党刊发表“王家砭人的崇德向善之路:精神引领与制度规范”、“友善是温暖人心的太阳”、“法治是信访难题的治本之道”、“协调发展的陕西重心”等多篇文章,结合陕西实际,讲好陕西故事,为推动陕西追赶超越凝聚正能量。
使命担当,展示参政议政行动力
作为党外知识分子,陈晓莉教授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她胸怀大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怀着一颗对社会、对人民的赤诚之心,无怨无悔地投身于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将大量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提案报告、社情民意、政协大会发言和政府决策咨询报告,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献计出力。她先后提交的70多件建言献策被民盟中央、盟省委、省委统战部、省(区)政府和政协采纳。其中7篇被民盟中央采纳。为地方政府和政协提交了20多篇决策咨询报告, 10多件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被省、区政协评选为优秀,部分观点被写进政府和政协工作报告, 多篇建言获省、区领导同志批示,并有多篇建言获批实施。提案《建议尽快出台<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被西安市人大常委会采纳立案,2018年5月31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提案《走向自主脱贫:重视解决产业扶贫政策中的能力建设问题的建议》提出“资助贫困人群参加新农合”“将精准扶贫救助资金与大病救助有效结合起来,逐步降低或取消大病救助起付线,提高资助水平”的提议上升到决策层面,陕西省卫计委、民政厅、财政厅、省扶贫办等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意见》(陕卫财务发〔2017〕74号),出台了农村参合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再上调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下调到3000元的政策,2018年在全省实施。陈晓莉提交的建言献策获省委、省政府领导梁桂、王永康批示。主持省政协重点理论研究课题《政协提案办理协商工作的反思与突破》被评定为优秀。陈晓莉履行使命尽心尽责、尽智尽情,不图虚名,不辱使命,成绩显著,多次获得民盟中央、民盟省委、省政协和区政协的表彰奖励。
陈晓莉教授在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一线奋战了35年,始终践行一名“师者”的责任和担当。她说,当老师,就要心无旁骛、坚守讲台,正面引导;做研究,就要甘于寂寞,立足现实,述学立论;履职责,就要一腔热血,用心尽力,无私奉献。她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立德树人和服务社会事业,谱写出一曲敬业爱生、育人成才,情系民生,乐于奉献的大爱之歌。《西安财院报》2012年、2015年分别以“陈晓莉:用智慧勤奋与挚爱默默耕耘”、“学生前行路上的那盏灯——学生眼中的晓莉老师”为题,2014年《陕西教育》以“一位大学政治课教师 对‘君子务本’的实践”为题,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网以“教学为本,科研立身”为题,2018年《陕西政协》以“教书育人显大爱,履职尽责展风采”为题,对陈晓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争当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模范的感人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被誉为“大学之道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