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心理育人工作实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4月15日上午,由学工部主办、商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剧映青春,筑梦未来”校园心理情景剧决赛顺利举行。学工部部长毛浓华、陕西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会会长郑林科、文学院副教授鲁小艳受邀担任评委,学工部相关负责人,心理咨询中心全体人员,决赛队伍所属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心理专干,学生代表200余人现场观看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商学院《迷宫》、经济学院《苹果》荣获一等奖,商学院《跨越心墙的旅程》、文学院《逆行家》、数学学院《像素枷锁》荣获二等奖,外国语学院《忆见删连》、统计学院《谁动了我的小情绪》荣获三等奖。

经过精心筹备和层层选拔,来自各学院的7支队伍从初赛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本次决赛。决赛现场,各队伍通过角色扮演、内心独白、环境衬托等表演艺术生动展现了大学生群体普遍面临的自我实现、原生家庭、人际关系、自我认知、恋爱困扰和价值判断六大心理议题。演员们以极具张力的舞台表现,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了7个风格迥异却同样引人深思的心灵故事,用艺术化的方式诠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历程。

在评委点评环节,鲁小艳高度评价参赛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她从戏剧专业角度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背景音乐需与剧情情绪共鸣;二是服装设计应突出角色性格特征;三是优化场景转换的节奏把控,这些建议为提升心理情景剧的艺术表现力提供了明确方向。
郑林科对同学们源于真实生活作品的疗愈价值表示充分肯定,他从专业心理学视角出发,针对作品中的心理投射、情绪表达和认知重构等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建议合理利用AI等技术提升艺术张力,指明了艺术表现与心理疗愈效果相融合的提升路径。

毛浓华表示,本次心理情景剧作品呈现出“寓教于演”的鲜明特色,通过富有张力的肢体语言和饱满的情绪表达替代刻板说教。这些作品准确把握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既具备专业的心理指导价值,又兼具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另外,他鼓励同学们如遇心理困扰,可积极关注心理咨询中心各项咨询、团辅业务,放开心扉、安心成长。

作为我校“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宣传季品牌活动,第七届“剧映青春,筑梦未来”校园心理情景剧决赛圆满落幕。这项特色活动创新采用朋辈教育模式,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形式,引导青年学子勇敢面对内心困惑,生动演绎青春成长故事。心理咨询中心将以本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艺术表达合理宣泄情绪,另一方面将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针对性关注各类心理困扰,构建集心理素质锻炼、心理弹性提升、心理品质优化于一体的实践育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