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夏登山教授应邀在雁塔校区教学楼413会议室为外国语学院教师作题为《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逻辑》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报告由副院长赵红霞主持。
夏登山从“学术积累、论文规范、总结与思考”三个方面分享了高级别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逻辑。他从学术研究的类型及核心目标引入语言学研究创新的常见形式,包括新的研究对象、问题、语料、方法、视角等方面。他谈到,研究者可以通过系统梳理本学科或领域感兴趣的话题的研究现状,找出学术空白,借鉴相邻学科的知识资源,实现创新;在具体构思和写作过程中,掌握论文结构的内在逻辑有助于研究者快速提升学术写作能力;研究者通过阅读、思辨和写作的自我训练,坚持下去就能产出高水平论文。夏登山还在报告中以“解剖麻雀”的方法分析了几篇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论文,让大家从案例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逻辑。
随后,院长杨宪平对报告进行了总结,他感谢夏登山为学院教师高水平论文写作给予的专业指导,报告内容务实,方法可操作性强;并表示学术研究中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希望学院教师以此次学术报告为契机,选准研究方向,思考并落实论文写作。后续学院将在高水平论文写作和高级别项目申报上,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推进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夏登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是语言学和翻译史,担任语用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翻译史研究会副秘书长、翻译文化研究会理事等职,兼任Journal of Pragmatics和Intercultural Pragmatics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鉴定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Journal of Pragmatics和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共计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8项,在商务印书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机构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8部。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