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部署,开拓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按照学校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任务安排,4月21日至25日,校党委书记杨涛一行前往“长三角”地区昆山、江阴和扬州等地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党委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负责人随行走访。
昆山站:“破冰”拓岗 共谋合作新契机
4月22日,杨涛一行在昆山先后走访华道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远程银行中心(昆山)、昆山农商银行、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昆山陕西商会,昆山市副市长陈钊等陪同参观并参加座谈。据了解,2023年昆山市“引育留用”各类人才近6万人,今年还将出台面向全国引才系列优惠政策。当前昆山产业结构在经济、统计、信息管理等专业领域人才需求迫切,本次到访期间,双方协商学校与相关企业共建就业实习基地等事宜,约定与昆山人社部门、相关企业定期互访,促成了与昆山市深化交流,共谋合作的新契机。
在与昆山市政府座谈会上,杨涛表示,昆山连续19年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当前有16万陕西人在昆山工作、生活,充分说明昆山氛围开放包容,爱才之心、敬才之意、待才之举诚意满满。此次来访是双方的破冰之旅、融合之旅,希望昆山市能与学校建立密切关系,将我校拓展为昆山人才引进深度合作伙伴之一。学校将积极为昆山来西安招揽人才、对接项目提供便利。昆山市副市长陈钊对杨涛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表示,2024年昆山经济总量正努力突破6000亿元大关,实现经济增长离不开充足的人才储备,西财大是地区高水平财经类院校,办学72年来培养了近20万应用型创新人才,此次到访拓展了财经类人才来昆山就业的供需对接渠道,期待双方以本次到访为契机,加强联系沟通,整合双方优质资源,拓展校地政企合作新模式。
杨涛在与昆山陕西商会座谈时表示,欢迎在昆山的秦商代表来校参观访问,希望学校培养的优秀人才有机会为秦商企业服务。昆山陕西商会会长李向明表示,愿意为我校毕业生来昆山实习、就业牵线搭桥。
江阴站:校地政企联动 助力学子逐梦江阴
4月23至24日,杨涛一行在江阴市先后走访调研了江苏海澜集团、华西村、双良集团、江阴农商银行和江阴数字融媒体中心、无锡数据交易江阴分中心,江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琪,无锡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陈曦等陪同并参加座谈。江阴市每年计划引进大学生1.6万人以上,计划新增高层次人才1300人以上,人才缺口大,产业结构与我校专业设置较为契合。到访期间双方达成共识,计划在我校建立高校引才合作站,以合作站为抓手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合作。
在“才聚江阴•澄就未来”西安财经大学•江阴校地政企合作交流座谈会上,杨涛表示,江阴市产业实力雄厚、重才爱才氛围浓厚,这次向东部发达地区江阴访企拓岗方向正确,学校与江阴开展多方位合作前景广阔,希望与江阴在人才培养、人才招揽与输送搭建长期有效的平台,建议在学校设立江阴市高校引才联络站,便捷双方合作。下一步,学校将聚焦江阴发展所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科技、人才等优势,促进双方创新联动、人才走动、资源流动,赋能江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琪简要介绍了江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江阴发展需要学校这样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人才智力支撑,江阴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搭建人才供需服务桥梁,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优质服务,助力更多西财大学子在江阴逐梦、圆梦。
扬州站:对接发展需求 谋划共赢合作路径
4月25日,杨涛一行前往扬州访企拓岗,先后参观了扬州杨杰电子有限公司、广陵新城经济发展中心展厅、江苏省信息产业基地东方财富网、上海交银信息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等企业,并与扬州人社部门和企业代表进行座谈。扬州市人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宏平等陪同参观并参加座谈,双方就建立企业就业实习基地事宜进行详细探讨。
在座谈会上,杨涛对扬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优越的产学研发展环境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校地政企合作,精准对接扬州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把人才储备优势转化成推动扬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谋划共赢合作路径,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据了解,为招揽人才,昆山、江阴和扬州连续实施“百所大学行”“知名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暨阳英才”“澄才归巢引凤”等计划,推进“千企万才”三年行动等多个专项活动,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人才引进基地。在此次系列访企拓岗活动中,校地政企各方代表沟通探讨了地方和企业人才需求、人才供给、校地政企合作模式等内容,并就在我校设立高校引才联络站、常态化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建立实习就业实习基地等进行重点磋商。
本次前往“长三角”多地进行访企拓岗,时间紧、任务重,但效果明显、成果丰硕,进一步加强了校地政企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达成诸多共识。未来,学校要持续立足陕西,面向东部发达地区,面向长三角和珠三角落实访企拓岗成果,积极开展企业请进来、毕业生走出去相关活动,拓展实习就业基地,建立就业基地库,为毕业生更好更充分就业开拓思路、拓展空间,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