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投稿方式|加入收藏| 西财大主页
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院部动态
院部动态

我校师生代表参加陕西省第十一期各族大学生延安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5-13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月7日至11日,我校选派10名学生代表,在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阿达来提·阿比力肯木的带领下,参加了由省委教育工委与省民宗委联合主办的第十一期各族大学生延安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红色教育,引导各族青年学子在革命圣地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夯实“五个认同”思想基础,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延安精神的滋养下绚丽绽放。


深学细悟:红色理论润初心

在姚金果教授《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的专题讲座上,我校师生认真聆听、深学细悟。其中,向俊杰同学抓住难得的机会,主动就大学生如何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姚金果对向俊杰同学善于思考的态度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青年学子深学党史、践行初心,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定理想、砥砺本领,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程伟教授《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悟思想》的专题讲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系统梳理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一等功臣呼荣碧老先生以饱含深情的访谈教学,将师生们带入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这份用生命践行的忠诚与担当,令在场师生热泪盈眶。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提问,呼荣碧耐心解答,并激励大家,“新时代的‘战场’变了,但为人民奋斗的初心永远不能变!”


身临其境:革命旧址悟真知

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们在黄帝陵、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南泥湾、延安文艺纪念馆(鲁艺旧址)等地通过课堂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交流研讨、观看红秀等形式,学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深入领会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通过专家讲解和史料研读,大家深刻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特别是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顽强拼搏的感人事迹,让在场师生深受教育和启迪。

“扛枪上战场,锄禾到田庄”沉浸式教学实践中,师生们身着戎装变身“革命战士”,手持农具体验“生产队员”角色。硝烟弥漫的模拟战场上,战术演练再现峥嵘岁月;翠绿麦浪的田间地头,挥汗劳作感悟南泥湾精神。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以“历史场景还原+劳动实践体验”的创新形式,让师生们在战火淬炼中筑牢信仰之基,在泥土芬芳里续写奋斗篇章,真正实现了红色教育从“入耳”到“入心”的升华。

同心共话:青年聚力担使命

结业仪式上,来自十所高校的学生代表依次登台,分享实践感悟。我校土家族学生代表向俊杰的发言饱含深情:“衷心感谢省委教育工委与省民宗委等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让我们能够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上接受精神洗礼。五天的沉浸式学习让我收获颇丰:在黄帝陵,千年古柏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让我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的历史根基;南泥湾的磨坊前,汗水与雨水交织,让我真切感受到先辈们自力更生的奋斗豪情;专题学习中,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让我认识到这里是我们党初心淬炼、精神升华的革命圣地;《延安延安》的沉浸式演出,以艺术的形式让我触摸到革命理想的光芒。特别难忘的是与各族同学携手完成任务、欢歌共舞的点点滴滴,这让我真切体会到民族团结的强大凝聚力。作为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我必将以延安精神为指引,当好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


我校高度重视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精心组织、认真策划、周密安排,充分展现了我校各民族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特色亮点,得到了陕西省民宗委、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的充分肯定和兄弟高校的一致认可。学生工作部将以此次延安之行为契机,精心组织“延安精神进校园”专题分享会,把延安精神转化为推动思政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引导广大师生在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征程中彰显使命担当,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最鲜亮的底色。

作者:杨金云   编辑:洪文琦  来源: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