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投稿方式|加入收藏| 西财大主页
首页 > 要闻聚焦 > 正文
要闻聚焦
要闻聚焦

【陕西党建网】守初心 担使命 在立德树人生动实践中展示新作为

发布日期:2019-10-11点击量:

10月10日,陕西省委组织部网站《陕西党建网》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杨涛撰写的《守初心 担使命 在立德树人生动实践中展示新作为》一文,现予以全文转发,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关键节点,全党启动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高等学校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认真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实现内涵发展,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恰逢其时。

就高等学校而言,何为初心,何谓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全方位部署,就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集中阐述了“九个坚持”,从根本上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等重大问题,把我们党对教育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我们高等教育者进一步明确初心、牢记使命,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发展“九个坚持”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深入学习研讨其精神实质,对我们有效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坚持”为指导,结合学校建设发展具体实际,立足新时代、牢记新使命、践行新方略,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坚守初心,在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一、坚持党的领导,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发展“九个坚持”中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他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关键作用,尤其是首次提出教育是“党之大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定位,是党的理论和党的教育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教育事关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党的事业长远发展,事关党运国运。

党的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就高校而言,集中体现在加强学校党建工作上。一是要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核心是政治信仰和政治方向,关键是政治领导和政治根基,基础是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我们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教育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二要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能不能有效实现,取决于基层党组织体系健不健全,党的建设抓得好不好。我们要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基本原则,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探索基层党组织活动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深度融合的路径,把基层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引领、组织生活、凝聚师生、促进学校中心工作方面的主体作用,严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三要全面提升学校现代化治理能力。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需要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治理体系,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不仅考验着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各级干部的智慧,也检验着我们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成效。我们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明确形势,查找差距,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机制的“指挥棒”作用,努力形成以大学章程为基础,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以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为支撑的现代化大学制度整体框架。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现行领导体制运转好;学习借鉴国内外办学治校先进经验,把学术组织作用发挥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把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把握好,全面提升学校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围绕根本任务,完善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实施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教育规律中,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突出两个标准,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同时,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规格,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明确指出“合格”和“可靠”的具体标准和实现途径,就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对高校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路线图”。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设计学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实施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一要提高育人全员性。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干部等多个岗位的育人要素,将育人职能贯穿其工作始终,推进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协同联动,挖掘育人元素、建立责任清单、强化工作举措,共唱育人“合奏曲”。二要落实育人全程性。将育人工作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覆盖到全校各班级,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三要拓展育人方位性。积极推进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向各学科有机渗透,让思政课程和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建立网上网下正向互动的工作格局,促进网上网下两个教育场的衔接整合;大力推进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教育,达到多方位合力育人效果。要通过完善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强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锻炼健康体魄,培养高尚情操,提升青年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三、抓住人才关键,努力构建与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相匹配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等一系列要求,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概括为三大特征,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强调建设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点明了教师的角色与作用,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我们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采取了系列措施,取得积极成效。通过修订《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科研业绩奖励办法》《管理创新业绩和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等有关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激励性政策,奖励教学科研重要成果,对个别师德师风不良表现做严肃处理等,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但与兄弟高校相比,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博士及海外人才引进方面,数量不足,引进力度还需加大。虽然针对高端人才匮乏问题,学校设立“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工作,但成效还不够显著。目前,教师分类管理、业绩考核评价、师德师风建设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以“师德促师风,教风促学风”为标准,探索载体、搭建平台、找好抓手,建立健全教师教学业绩全过程评价办法和师德师风档案系统,与年度考核、评优、岗位聘任挂钩。

四、聚焦内涵发展,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改革思想为指引,以勇于动真碰硬的胆魄,改革创新,突出抓落实、见实效。就我们学校而言,虽然近年来学校建设实现了长足发展,但仍面临不少难题,如办学经费紧张、人才培养质量和特点不明显、学科特色和优势不突出、高端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紧缺、具有标志性和显示度的研究成果较少、服务区域发展水平不高、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等。因此,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起点新要求,我们要加强改革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低头看五年,抬头望十年,走起路来想着三十年”,着眼于“教好、学好、管好”,加大学校战略转型力度,进一步实现向真正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转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集中力量抓大事、突出重点求突破,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提高政治站位的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定不移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机制改革、资源管理模式和后勤服务体系改革;全面修订职称评审办法、科研积分办法,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彰显优势,挖掘潜力,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创新创业园区;强化依法治校理念,健全依法治校机制,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加速释放改革动力和创造活力。

五、提升创新能力,更好服务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工作会讲话中强调“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争创一流,鼓励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方向争创一流。要深化校政、校地、校企合作,加强社科研究基地和智库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了中国高等教育新的使命。“以服务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高校只有真正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良性互动机制,贴紧靠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有自身存在价值,才能获得日益丰富的发展资源。西安财经大学作为地方省属院校,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有志气,勇担当,充分结合学校具体校情,开展学科专业扎根活动;瞄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需,结合自己传统优势和发展方向,找准服务定位;深入了解服务对象对人才培养规格、科学研究的需要,积极构建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平台。

近几年,我们加强校政合作,积极拓展思路,利用各种办法争取外部资金支持。与陕西省发改委签订《合作备忘录》后,省政府、省发改委在新型智库建设、学科科研平台建设、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了长安校区第三教学楼、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等项目建设。通过加强校地合作,建立沟通联系机制,进一步凝练方向,梳理合作内容,扎实推进,使合作取得实效。当前,要突出学校特点、强化学科特色,充分发挥人才、科研、平台优势,开展各学科、各专业“扎根”活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调研、合作,深度融入陕西发展,在服务国家和陕西战略中加快推进“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

西安财经大学更名后,学校建设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顺应时代需求,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发展“九个坚持”的深刻内涵,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前行,努力开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新篇章。

作者:杨涛  西安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作者:宣传部   编辑:张杨  来源:西财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