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7日,由我校与中共商南县委共同组织的“法治助力脱贫攻坚”巡回宣讲活动在商南县所辖十个镇(办)全面展开。本次宣讲活动由法学院组织五人专家团队具体实施,商南县司法局、各镇(办)进行业务对接和大力协助。

此次活动的举办,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省总工会“遵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和教育工委“双百工程”工作要求,助力地方政府脱贫攻坚。
9月16日,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活动在商南县城关街道办拉开帷幕。我校党委副书记凌喜春、扶贫办主任邱天瑞、法学院院长史卫民,商南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波、副县长刘耀斌、司法局局长,党组书记周建国等参加会议。商南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波代表商南县委县政府在致辞中强调,此次“法治助力脱贫攻坚”专题宣讲活动,将全面提升我县干部群众的法治水平,加快全县法治扶贫工作步伐,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紧扣脱贫攻坚、平安建设、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认真学习法律常识,为法治商南县建设做出贡献。我校党委副书记凌喜春指出,此次开展专题宣讲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的有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有效发挥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积极实践,将有助于师生在宣讲实践中增进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扶贫工作的理解;是深化校地合作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要以这次法治宣讲活动为契机,有效发挥学校人才智力等方面优势,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机制,为打赢商南县脱贫攻坚战贡献应有力量。
法学院院长史卫民教授对城关街道办镇村干部、群众、贫困户600余人就孝老敬亲和农民工维权方面向与会听众做了首场法治报告。他根据法律条文给大家讲解了孝老敬亲、赡养老人的重要性,结合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事例让大家知道孝老敬亲、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家必须履行的义务。他说,做人要有道德、有责任。有了责任就有动力,就会努力做事,勤劳致富,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才不会掉队。史卫民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得到现场听众的一致好评。

商南县辖10个镇(办),108个行政村18个社区,总面积2307平方千米,总人口24.6万,最远到距县城103公里的十里坪镇,车行3小时。在为期两天的法治宣讲活动中,我校五名专家的足迹遍布商南十个镇(办)。宣讲活动开展的两天里,当地天气多变,沿途路况复杂,多有落石和塌方。但是看到乡镇基层的工作热情和不懈努力,宣讲团成员深受感动,不畏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努力追求最佳宣讲效果。在各镇办的宣讲中,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针对干部群众的具体需求,在集中演讲之外,还采取了多种方式答疑解惑。
针对如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扶贫工作、解决突出问题、如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树立法纪意识等与当地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我校宣讲团成员紧紧围绕农村养老、婚姻继承、农民务工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宣讲了《宪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民法总则》《收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报告会、“以案释法”现场答疑、电话咨询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商南县十个镇办的干部群众进行了多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讲。

各镇办干部、村(社区)组干部、“四支队伍”及部分贫困户共3000余人参加并聆听了法治报告会。在宣讲现场,宣讲团发放了《法在农村》《百姓法治宝典》《法律咨询宣传手册》等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并为大家进行现场法律咨询和解答。同时,建立法律咨询的便利通道,留下联络方式,承诺长期免费咨询。各镇办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法治宣讲既有理论上的深刻阐述,也有实践上的经验总结,既有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又有内因外因的综合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干部群众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观念,提高了法治意识。
此次专题法治巡回宣讲活动的开展,将有力提升当地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和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保障和促进顺利脱贫摘帽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同时,宣讲活动也有助于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深化校地合作机制,发挥我校人才智力优势,助力于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