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投稿方式|加入收藏| 西财大主页
首页 > 要闻聚焦 > 正文
要闻聚焦
要闻聚焦

点亮教育之光 传承精神力量——《轻履者行远》新书分享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日期:2025-05-26点击量:

5月21日下午,第五届读书月活动“《轻履者行远》新书分享会”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三楼会议室举办。活动邀请了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人、高煜母亲马琳女士、经济学院与外国语学院教师代表、“高煜奖学金”获得者及读者代表,图书馆负责人及馆员聆听分享会,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致敬这位用生命书写教育担当的“轻履者”。


回溯师者足迹  诠释生命重量

图书馆馆长赵红在开场致辞中深情回顾高煜老师的生平:作为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硕士、我校外国语学院讲师,她深耕教学十年,创新“互动式语言训练法”,助力学生四六级通过率稳居前列。2015年确诊乳腺癌晚期后,她历经7次化疗、65次放疗,仍以惊人毅力完成26万字自传体小说《轻履者行远》,并留下建希望小学、设立奖学金等5个未竟心愿。该书是高煜 “向死而生” 精神的见证,是她实现人生不朽的实践过程,展现了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责任与大爱。

从教学点滴到精神共鸣  课堂内外的育人微光

经济学院教师代表王钰权高度赞扬高煜老师的精神之光,认为高煜精神与高校资助工作的内核不谋而合,并立志践行使命,让教育情怀薪火相传。外国语学院教师代表李荆宝谈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关于信仰、责任与成长的深情对话她从教育者角度读此书,感悟 “轻履者” 哲学,认为教育需帮学生卸包袱、树信仰,做学生点灯人,此书让她坚定教育责任与使命。

奖学金背后的精神接力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高煜奖学金”获得者、外国语学院学生曹嘉骏被高老师魅力吸引,书中幽默笔触慰藉心灵,其成长历程令人感慨,书中寄语和人物刻画蕴含深意,让他感到高老师平凡又伟大,精神永存。赵佳琳同学读此书深受震撼,代入主人公经历生命涅槃,从中获三重启示,决心以高老师为榜样,做有温度、担当、信念的人,传承其精神。

“高煜奖学金”获得者、经济学院学生张亚男强调 “轻履者行远” 的哲理,即放下负担,轻装前行。高煜老师的精神激励她在学习和竞赛中努力,获得国家奖学金,并呼吁大家以高老师为榜样,承担社会责任。逯康同学提到高煜老师在书中展现的勇敢和坚韧,特别是主人公赵楚煊在病痛中坚持记录生活,设立奖学金和希望小学,这些让他深受感动,并且决心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王妍书同学被高煜老师在病中坚持写作的精神震撼,尤其是“轻履者不是逃避沉重,而是用温柔的心扛起责任”这句话对她影响很大。她通过志愿活动理解了“行远”的意义,即帮助他人,传递温暖。

读者代表宣嘉欣分享到“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爱与希望的书”。让她在阅读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在思考中领悟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付文洁表示“她被高煜老师和母亲马琳女士的故事感动,特别是马琳女士完成女儿遗愿的坚持。她思考生命的意义,认为苦难是一种礼物,并希望自己能轻装上阵,向优秀的人学习”。

献花捐书传递爱  墨香留存永恒念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赵彦峰在发言中表示高煜是学校认定的“最美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忠诚于教育事业,是“四有好老师”,她品德高尚,立功立德,她用多项善举延续了生命的价值,号召师生以其为榜样,坚守教育初心,担当社会责任。

高煜母亲马琳女士的发言成为全场焦点。她颤抖着展示女儿的抗癌日记片段:“妈妈,我怕来不及,但我想试试。”从2018年替女儿捐赠20万元建校款,到2025年促成《轻履者行远》出版,马琳女士用七年时间完成女儿的全部遗愿。“她临走前说‘书出版了才算真正活过’,今天,她的文字终于能照亮更多人。”谈及女儿的“大不朽”理想,马琳女士哽咽道,“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会读她的故事,奖学金获得者会传承她的精神,这就是她所期待的‘生命延续’”。 同时,高煜母亲马琳女士介绍了《轻履者行远》的出版历程以及该书在社会上引起的巨大反响,表示自己实现女儿五个心愿的过程也使自己精神获得重生,激励自己和女儿一起回报社会。

在全场掌声中,馆员代表向马琳女士献上鲜花,致敬这位“心愿守护者”。随后,马琳女士向图书馆捐赠《轻履者行远》图书,并进行了现场签名。  

这场分享会不仅是对一位师者的追思,更是一次关于生命价值的集体启蒙。当高煜的故事从书页走向现实,当她的心愿从个人遗愿化作社会公益,“轻履者行远”的真谛,正在于用爱与责任,在人间铺就永恒的星光之路。

高煜的《轻履者行远》已在喜马拉雅温暖上线!戴上耳机,让深度思考与人生顿悟陪伴读者通勤、运动、休憩——轻履者远行,从此刻开始。

作者:石引娟   编辑:吴婉婷  来源: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