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我校干部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热议两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畅谈感想体会。

校党委书记杨涛谈到,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凝聚智慧、共绘蓝图,意义深远。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学科建设攻坚突破的决战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刻把握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数智赋能党建创新,构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继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我们将锚定目标、团结奋斗,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献礼新时代。
校长赵敏娟表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高瞻远瞩、催人奋进,为深入实施教育强国建设擘画了蓝图,特别是强调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主要内容。2025年是学校第六轮学科评估数据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础的关键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数智赋能教学引领教育综合改革,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强化有组织科研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社会的人才,加快学校高质量发展。2025年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使命感,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服务“教育强国”战略中彰显西财大担当。
机关党委书记陈世峰谈到,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这与我校“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布局高度契合。信心凝聚力量,实干谱写华章。我们要继续强化党建引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本领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不懈奋斗。
科研处处长郝新军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作为一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的战略定力与必成决心。积极组织动员科研攻关全部力量,主动聚焦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创新,推动科研攻关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以有组织、有实效的科研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书写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答卷。
信息中心主任王伟认为,全国两会将“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这为我校智慧校园建设与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学校信息化发展正在加速推进教育技术应用创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实践,优化“无线网络全覆盖”“校园5G+IPv6专网”等工程,为师生提供更高效、智能的学习环境。同时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在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彰显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勇谈到,今年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盛会,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过去一年,我国取得辉煌成就,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力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显著优势。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时将两会精神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认清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省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主任、雁塔区政协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陈晓莉说,春和景明,万象更新。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陕西代表委员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立足省情实际,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新篇章注入强劲动力。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李霄认为,我们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实干促发展,充分发挥经济学科优势,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财经研究中的创新应用,助力构建新质生产力体系,为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贡献智慧力量。
法学院院长王波谈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财经高校法学院,我们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持续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法律+经济+数智”交叉学科建设,深化协同育人机制,突出法治实践导向,培养应用创新型高素质财经法治人才。
经济学院教授汪辉平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与战略定力。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这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积极把两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战略,增强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商科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管理学院副教授曹梦莹说,全国两会将教育强国建设置于国家战略核心,既是对教育工作者初心的召唤,也是对青年学者勇攀高峰的期许。作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我们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要主动把两会精神融入课堂实践,聚焦“数智赋能、实践育人”两条主线,打造特色教学创新模式。同时,推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成果,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信息学院学工办主任刘哲认为,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令人振奋。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时代呼唤担当。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使命、锤炼品德修为。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扎实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产业经济学学硕2401班靳文泽谈到,时代征程鼓舞人心,全国两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作为一名产业经济学研究生,我特别关注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议题,期待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我将紧跟时代步伐,深入研究产业链优化与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成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金融学2309班鱼润玉说,春日答卷鼓舞人心,全国两会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深感自豪与责任重大。我将与时俱进,积极拥抱新技术,努力成为兼具金融素养和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