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投稿方式|加入收藏| 西财大主页
首页 > 要闻聚焦 > 正文
要闻聚焦
要闻聚焦

我校积极探索疫情防控下的就业工作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0-06-29点击量:

张娜娜是西安财经大学人力资源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不久前签约了广州慕可生物有限公司。她兴奋地对记者说:“和自己心仪已久的公司签约,要感谢学校搭建的‘云’平台”。在西财大,像张娜娜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学校举办的线上线下招聘会以及学校的精准施策,“一对一”帮扶等措施同用人单位签了约。目前,全校4134名本科应届毕业生已有3721名同学就业,就业率达到了90%,名列省属高校前列。

一、全员参与 夯实责任

“战疫情、稳就业”成为西安财经大学春季学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224日,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学校领导就带队检查学校线上就业工作情况,强调尽快适应疫情防控形势,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能力与水平。随后学校召开了三次就业工作促进会,部署安排疫情防控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出台了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致毕业生和家长、用人单位的一封信等文件和通知,夯实责任、细化方案、强化考核、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强调就业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院长是第一责任人,每个学生、每个教师都是就业工作的责任主体。论文指导教师、硕导、班级导师、辅导员成了学生就业的主力军。校党委书记杨涛说:“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把‘防疫情、稳就业’当作学校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去抓”。


学校就业中心和各学院密切配合,创新机制,精准发力,线上线下联动,采取了一系列“新手段”,开拓学生就业的“新市场”。搭建的“用人单位—校友—毕业生—教师”群体层层带动的就业平台,受到了毕业生的欢迎,也有效的提升了就业工作的实效。学校聘请了多位500强资深HR、企业高管做系列就业指导直播讲座,为学生就业指点迷津;多名优秀校友与毕业生相聚云端,传授求职经验与工作感悟;应届毕业生克服疫情期间各种困难,先后有4041人返校,返校率达96%,百余名毕业生通过演讲、网络等形式分享他们的求职故事;教师们在指导学生就业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带岗。山东籍经济学院教师林令华,为9名学生签约“淄博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牵线搭桥,商学院教师王郁蓉,帮助9名学生签约到融创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二、校园招聘 300余家企业进校揽才

用人单位到学校与毕业生面对面是学校就业工作最主要的渠道。面对疫情,西财大并未一刀切的关闭校门,在积极面对疫情,严格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学校在本学期先后举办了13场校园招聘会,332家企业走进西财大,提供用人岗位5554个,8000余人次的学生参加了招聘会,签约或达成签约意向的达到1000人次。签约中铁十二局集团的税收专业1601班的李慧东同学深有感叹的说:“感激学校在今年疫情紧张的形势下举办了这么多场招聘会,可以面对面和众多企业沟通,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

 

来到西财大校园进行招聘的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管理局的负责人对记者说:“西财大的学生整体精神面貌非常好,学生的自我修养、素质也很高,很有自信心、有独立的见解”。

三、网络招聘 为学生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

在做好校园招聘的同时,西财大加大网络信息平台在就业工作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依托智慧就业平台,不断优化“一网两号”(就业网、微信服务号、订阅号)和抖音平台的信息发布功能,完善毕业生QQ群、微信群为主要渠道的校、院两级信息瞬时传递机制,组建专门团队、分类整理发布各类招聘信息,精心安排线上校园招聘工作,和“猫头鹰云人才”、“智联招聘”、“显摆招聘”、“毕业申”、“易校招”等平台合作,举办了15场网络视频招聘会,2116家企业提供招聘岗位15万余个。签约或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学生达2000余人次,成功签约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的审计学专业毕业生高多慧坦言:“今年的疫情让不少应届毕业生措手不及,我也曾迷茫过,感谢老师们手把手教我们解锁求职方法和学校的网络招聘会,让我有幸与多位500强资深HR‘面对面’交流,签约到了我心仪的企业”。


四、精准施策 强化服务

为高效推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学校根据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适时推出了“一对一”精准帮扶计划,对291名学生建档立卡,将48名湖北籍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对象。全力调动硕士生导师、论文指导教师、班级导师、辅导员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扶学生就业,使“一生一策”、“一生一档”落到实处。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项目,“大学生村官”、“特岗计划”等项目,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就业创业。目前有100余名学生报名应聘国家基层项目的人才招聘,42人已进入了面试。校长方明说:“我们鼓励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基层去工作,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

48名湖北籍的应届毕业生,学校作为“一对一”精准帮扶的重点,利用线上座谈会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推送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和辅导,缓解学生的压力。学校就业中心还采取了托底的办法,确保特殊群体学生的顺利就业。对未能返校或离开学校的学生发挥“网端微”融媒体矩阵的作用,用927封邮递签约、近百份网络签约等形式为学生办理各种手续,收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称赞。

“就业是毕业生人生前途和命运的关键环节,创新就业机制、充满人文关怀,积极探索在疫情防控下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新路径,为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尽学校之所能奠定根基”,主管就业工作的学校党委副书记阎东明如此说。

 

作者:宣传部   编辑:吴婉婷  来源:西财大新闻网